第(2/3)页 “据说啊,在宣和七年,宋徽宗做了一个梦,梦到赵氏王朝将在他手里灭亡,所以宋徽宗一改往日放荡,亲手写了《论宋金之战初期》,这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了当时宋国和金国的战争格局,可见宋徽宗本人还是具有相当强的战略意识的!” “如果不是宋钦宗赵恒太过软弱,以及当时留给宋朝的时间并不多了,要不然,金国很难打到汴京!” “归根到底,还是宋国到后来的底子太弱了,宋徽宗觉醒的太晚了!” --------- 宣和八年。 公元1126年9月。 宋徽宗赵佶躺在床上,双目无神地望着帷帐。 就差一点。 整整一年,他看到了宋国可以抵御住金国的希望。 太宗的那一次托梦,让他如梦初醒。 当他带着天子的视角再去看自己的国家时,才发现之前的自己有多么昏庸。 可惜啊! 自己早些年的荒废,身体早已经力不从心,而他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。 赵佶还是不够狠。 虽然太宗托梦说杀童贯、杀蔡京,但他终究没敢废了这宋朝的儒学。 宋朝的文人有如文天祥之流,但更多的都是投机取巧,寻求政治资本的投机者。 他在推行新政的时候,受到各方掣肘。 虽然在外部防御上做好了防线,但, 他太累了。 “恒儿,等我死后,你要继续推行新政,这是太宗的旨意,只有如此,才可以挽救我赵家江山!” 他看着一脸呆板的太子,内心有些不安。 这位太子,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读圣人之书,遵儒学经义。 甚至多次,他都站在旧党之间,试图破坏新政的推行。 所谓新政,其实就是对传统儒学的一种生态破坏。 新政势力强了,那保守派的势力就会被逐渐压缩,这其中除了朝堂之上的群臣,还有包括洛阳的富家,甚至欧阳修家族的后人等等,都是保守派。 这些人阻拦新政的推行,通过天下儒生的势力,限制着朝堂的改制。 这样的结果,就是导致最后宋徽宗的进展太慢了。 慢到他没办法快速的统一内部的派系矛盾,如此牵制之下,也导致了前线的军费略显不足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