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零二章 两难抉择,撤出北线-《让你复读战高四,你捡漏上军校?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每次都是奔着自己的目标去,管特么你怎么打,反正我就只打我盯上的,牢牢反控战场节奏。

    这也让看上去明明处于优势的老美,战术频频失灵的原因。

    同样也是军事思想真正厉害之处。

    如今的红军也差不多,如果他们一直跟着陈钧的战术思路走,选择跟蓝军炮火对轰。

    一旦失去最后突围的机会,那就只能等着挨宰了。

    “命令炮营,持续大规模榴弹炮轰击,我倒要看看红军能忍到什么时候。”

    陈钧嘴角露着笑意,但他下达的命令可是不带半点善意啊。

    “命令,东线步兵朝北线移动,狙击红军撤退。”

    “是!!”

    战场上,炮营榴弹连长得到命令后,知道可以放开手脚的打。

    那家伙,嘴巴都差点咧到耳朵根。

    当即抄起对讲机下令:“全体车组,标尺加一,向右七零六,仰角距离不变,自由散射,炮火延伸,放!!”

    轰!轰!轰!

    北线的战斗彻底打响。

    地动山摇的重炮攻击,开始覆盖整个北线。

    既然已经知道了红军决心要突围的计划,雷区已经挡不住他们。

    蓝军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。

    炮火覆盖敌人的同时。

    东线接到命令的蓝军步兵,开始快速转移,接近北线敌军阵地,就等稍后炮火停止后,一波集群冲锋,占据敌军撤退的主要路线。

    这就是步炮协同的本质。

    用炮火压着敌人,给步兵争取距离,争取时间。

    从天空俯瞰,蓝军东线步兵分队和数辆坦克一起移动,士兵左右间隔20多米,前后间隔十几米。

    这种东线驰援北线,由指挥部下达命令可不是小打小闹啊。

    东线一共有二营三营两个主力营分队,这一次安排步兵出动,直接动用了一个营的兵力。

    整体冲击纵深达到300米。

    所有战士弯着腰,枪口向下抱着步枪,肃杀的神色高度戒备,随时准备抬枪射击。

    夜幕渐渐笼罩大地。

    北线被炮火覆盖后,红军突围的脚步暂时受阻,西线和南线时不时的有照明弹被打上高空。

    但这时候,双方战斗的烈度,已经远远不如白天。

    双方对峙的时刻,要远远高于交手时刻。

    反而是一直平静的北线,开启了战火。

    如果仔细观察的话,就会发现蓝军从东线支援到北线的步兵,都是班排以装甲为依托,构成火力分配明确的战斗小组。

    其中有突击手,重火力手,枪榴弹手,精确射手,反坦克手等等,都有自己的战术位置。

    而战斗班班长和副班长,则是在班级队伍一前一后,策应坦克和火炮,负责步兵班战斗队形变化和火力效率。

    当然了。

    战斗班班长,还负责对敌人火力目标的打击分配工作,以及配合邻近其他班组的进攻作业。

    其实这种进攻模式。

    左右两翼的战斗班责任非常重大,一般都会由尖刀班承担两翼进攻和防御。

    所以说,野战部队里面的班长,那必须是有真材实料的。

    否则的话,在这种大规模突击当中,很容易会因为配合不当而导致贻误战机。

    至于排长的指挥责任就不用细说了。

    这个职位一般都是个升级过程,在战场上,都是以步兵班作为基础单元,来调整全排与连队的火力进攻频率。

    再往上到连长,还是同一个道理,以各排和各班做基础,掌握战场节奏。

    唯一不同的是。

    排长和连长这种级别,同样要兼顾负责和其他兵种作战单位的协同。

    连长不会带头冲锋,处于整体进攻纵深靠后的位置。

    当然,这可不是贪生怕死啊,这是军官责任的问题。

    在真正的战场上,军官要为战术服务,在整个作战体系当中,军官也要比普通士兵更有价值。

    换句话讲。

    一个战斗班10个人全部战损都不算什么,可要是一个基层连长战损,那上面就真的该头疼了。

    所以,在战争条例当中有一个很特殊的,或者说是很残酷的规定。

    日常训练当中无所谓,甚至于新兵在训练手榴弹投射时,如果出现手误,军官都会用身体压住新兵保护他。

    但真正到了战场上,连一级的军官不允许替士兵挡子弹。

    没错!就是不允许!!

    因为连长的责任是保证100多人的连队指挥流畅,战术权重对士兵战损和牺牲,存在清晰的价值排序。

    这就是战争!

    如果还不能理解,那可以换算一下,重机枪手必定会比突击手更有价值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