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刘辩无奈的摇了摇头,嗟叹道:“按原计划行事吧。” 面对贾诩的反客为主之举,刘辩一时半会儿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应对之策,于是只好顺着贾诩的意思,将李儒、长孙无忌与杨修事先制定的应对之策给说了出来。 贾诩闻言,竟然抱着膀子陷入了沉思,继而在书房内踱起步来。 “嘿...” 刘辩见状,不禁无语的翻了一个白眼,心道:“你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?跟你说这些是为了告诉你,你即将成为人质,被扣押在襄平城内,而你现在表现出这番姿态,这又是怎么个意思啊?” 直到现在。 刘辩仍旧没有将贾诩放在眼里。 大约过了半刻钟左右,就在刘辩的耐心即将达到极限之际,贾诩终于缓缓开了口,却见他侧头看向面露不耐的刘辩,沉声问道:“此为何人所谋?” 刘辩见贾诩好似忽然换了一副面孔,说话时竟给人一种非常值得信赖的感觉,于是他下意识的脱口说道:“此为文优、德祖、辅机之谋也。” “嗯...” 贾诩闻言,默默地点了点头,旋即侧头瞥了一眼低头沉默不语的李儒,道:“此乃下下之谋,不足以毕其功于一役。” 贾诩说着,躬身向坐于案后的刘辩行了一礼,道:“诩有一策,不知陛下愿听否?” 刘辩闻言,竟然不自觉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,抬手虚扶道:“先生但讲无妨,辩愿洗耳恭听。” 贾诩一旦认真起来,他身上所发出的那股沉稳干练的气质,竟令刘辩不由得为之感到深深的折服,因此在说话的时候,竟主动摒弃了朕的尊称,而是以自己的名字而自居。 贾诩笑呵呵的瞥了一眼抬头看向自己的李儒,道:“听说陛下为文优指了一门亲事?”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,虽然董卓被关东联军折腾得分身乏术,也实在拿刘辩没有什么办法,但西凉探子早已将拓跋氏与刘辩之间的事情探查得一清二楚,并将之告知了董卓,故而贾诩才会有此一问。 “啊呀。” 李儒闻言,忽然一拍脑门,面露恍然之色,激动道:“文和之智,胜儒多矣,多矣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