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合不勒说着,竟起身向刘辩行了一礼,道:“族人饱受金人欺凌,其中以完颜闍母行事最为狠辣,经常将被其俘虏的族中勇士凌虐致死,如今陛下为我等血刃仇人,使族人大仇得报,实在大快人心,还请受我一拜。” 刘辩见状,连忙抬手虚扶,道:“顺手而为,实在不值一提,大汗切莫如此。” 刘辩说着,亲自上前将合不勒给搀扶了起来,道:“金国乃是宋蒙两国共同的敌人,我等当勠力同心,联手抗敌,方不至被其逐步蚕食而亡。” 合不勒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,道:“不知陛下有何妙计助我抗金?” 刘辩闻言,皱眉沉思了良久,眼中忽然闪过一抹精芒,他默默地低下头,以掩饰一闪而逝的贪婪之色,眯了眯眼睛,旋即缓缓开口,道:“听闻大汗手中有一支人数不足万人的仆从军?” 合不勒闻言,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,他已经猜出了刘辩的心思,默默的在心中作了一番权衡,旋即说道:“只有六千余人。” 刘辩默默地点了点头,旋即一脸真诚的起身向合不勒躬身行了一礼,道:“若大汗肯将这六千人马交由朕来统领,朕可以当众承诺,待朕返回襄阳之后,愿与蒙古缔结兄弟之邦,而后由朕亲自统领一支大军,作为先头部队,助大汗攻伐金国,破城之后,所得财物,皆归大汗所有,不知大汗意下如何?” 合不勒闻言,顿时两眼放光,他万万没想到,刘辩为了回国复位,竟然下了这么大的血本。 合不勒长舒一口气,平复了一下内心激动的情绪,默默的瞥了一眼始终站在下首一言不发的赵佶,继而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,道:“我欲与太上皇义结金兰,不知二位以为如何?” 合不勒看似是在征求赵佶的意见,实则是在试探刘辩的底线。 一旦合不勒与赵佶义结金兰,届时,刘辩的辈分立时便矮了一辈,此事一旦传播开来,势必会对刘辩的名声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,而原来的兄弟之盟,亦随之变成了叔侄之盟。 或许有人会觉得,这不就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吗?有什么大不了的? 若是这样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,无论是在古代,亦或是在现代,大国博弈,说话做事之时,最重要的就是名正言顺,一旦刘辩承认了这层关系,大宋便要永远被蒙古压过一头,因为无论身处于哪个时空里,侄子在见到叔叔的时候,都要对其执晚辈礼。 哪怕是双方出现交恶之时,届时,蒙古发兵那叫师出有名,叔叔教训侄子,天经地义,而大宋一旦出兵,便会被世人所诟病,因为它是在以下犯上。 刘辩眉头深锁,面露不悦之色,众人明显的从刘辩的身上感到了一丝抗拒。 就在刘辩陷入两难境地之时,赵佶却是主动站了出来,正所谓虱子多了不咬,债多了不愁,赵佶身负亡国气运,如今再背一口认贼作父的大锅,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