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三月初, 金明池大开,池苑附近游人如织,络绎不绝。 便是刮风下雨,池苑内照样有有人撑伞漫步,泛舟池中。 池苑大开期间,最热闹之时,定然是皇帝御驾抵达金明池之日。 游玩娱乐倒是其次,最重要的是,百姓们多半能看到高居庙堂的皇帝和当朝重臣们。 今年时间虽有推迟,但有新科进士们陪驾,池苑内外倒是比往年要更热闹一些。 而汴京又是天下首善之地,承平日久。 汴京百姓往日过年过节,经常能看到禁军演武调动。 而且,贼兵水军的酷烈厮杀,血流成河,垂死哀嚎都被池苑院墙挡了起来,百姓们并没有看到。 所以,池苑外游玩的百姓们,听到金明池内发生剧变时,非但没有因为害怕而立即离开,反而围在池苑外踮脚探头的看着,想要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。 百姓们的心态,用现代话来说就是:说不定今日,自己就是历史的亲历者呢。 于是, 哪怕大队禁军抵达,将金明池附近的百姓驱赶到路边后,持刀持枪的戒严警戒。 金明池大门四周依旧有很多百姓站在警戒的禁军跟前围观。 金明池大门对面是琼林苑,中间是通往西边的出城大街,多少算个十字街口。 十字街口附近的百姓们不仅围观,还交头接耳指指点点的议论着池内发生的事情。 其实,不仅是百姓们好奇,被紧急军令召集赶来的禁军士卒们也好奇,大多竖着耳朵听周围百姓们的议论。 “那边什么动静?” “听着像是号角!” “你们听说了么?有人说,城东南也乱了。” “城东南?” 听到此话,有人朝着东边看了眼。 但是有高大的城墙挡着,人们也看不到什么。 这时。 “快看!快看!池苑门口又在移动拒马!” 池苑外围观的百姓,有人指着大街对面喊道。 “嚯!” “真的!” “是陛下要回城么?” 众人议论着,纷纷踮脚探头的看着池苑大门。 “有骑军出来了!” 说话声中,十几骑探马不吝马力的飞速朝城内奔去。 “这是第几批骑军了?” “数不清了!” 议论声中,再次有大群骑军出来,有百姓喊道:“咦?这骑军之中,怎么有两匹今科进士骑的马儿?” 众人赶忙看去。 果然,有两匹障泥延伸到马屁股的良驹,驮着披坚执锐的骑军,朝街上奔来。 “那靠前的马儿,我怎么瞧着像是状元郎的那匹白马?” “不是像!就是状元相公的坐骑!这么高大的马儿,少有的!” “这状元相公穿上甲胄,瞧着当真是威武英俊!” “是啊!” “这持枪携弓的样子,瞧着城里是真出事儿了!” 周围议论纷纷,已经有人心中担忧,但如今四周被禁军戒严,想要轻易离开却是不行了。 隔着警戒的禁军士卒。 “驾!” “哈!” 骑军策马的喝声传来。 随后,近二百骑军鱼贯而出,在宽阔的十字街口有序左转后,朝着城内奔去。 徐载靖周围阵阵蹄声,和他骑马并肩而行的何灌说道:“五郎,我这自用的弓,不比你的那张,可能要软上不少。” “何大哥,我知道。”徐载靖淡淡道。 “徐大娘子吉人自有天相,各家府上也都有护卫小厮.”何灌说着,就看到徐载靖在摇头。 “何大哥,要是普通蟊贼,我不会这么担心。可,今日是禁军有变,攻城都可以,更何况是个普通的宅邸。” 徐载靖说着,眼前便忽然一暗。 乃是众人已经过了护龙河上的大桥,进到了高大宽敞的城门洞中。 城门洞中马蹄声回响,声音变大了很多。 这么一段路,众骑军的速度已经缓缓提了起来。 一会儿后, 徐载靖眼前一亮,人马进到了汴京外城。 在马背上放眼看去,徐载靖看到通往内城宜秋门沿路都已经被禁军戒严,一路很是通畅。 沿途街边巷口、门前窗边,有不少百姓好奇的看着徐载靖等人,似乎想从徐载靖他们身上,看出什么事情来。 “驾!” 众骑军的速度再次快了一些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