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待徐载靖经过军阵时, “万岁!万岁!万万岁!” 远处的御街方向,有百姓山呼万岁的声音传来。 走到军阵后方,徐载靖看着何灌道:“真是陛下进城回宫!” 何灌颔首:“陛下出现在城中,便是擎天之柱犹在!城中百姓经过上午的惊慌失措,此时定感觉心中安稳。” “何大哥说的是!”走过军阵的顾廷烨附和道。 众人缓缓驭马而走。 又经过了两道军阵,众人这才来到御街街边。 “万岁!万岁!万万岁!” 街边百姓山呼的声音愈发响亮。 徐载靖等人身前是围观的汴京百姓,右手边是去往皇宫的方向,还能看到皇帝御驾仪仗的影子。 隔着厚厚的人群,此时经过的乃是随驾的各家的车马。 其中一辆马车上,正撩着车窗帘朝外看去的吴大娘子,一下便发现了人群后的徐载靖等人。 吴大娘子笑着朝着徐载靖等人招了招手,待徐载靖看过来,吴大娘子又伸手指了指自己马车后。 徐载靖朝着吴大娘子马车后看去,一下便明白了吴大娘子的意思:她身后的马车中,安梅也在撩着车帘,眼中满是担忧的朝外看着。 待看到御街边的徐载靖等人,安梅脸上一下有了笑容,随即便朝他招起了手。 “咦?安梅姐姐怎么在随驾的马车里?”顾廷烨茫然的问道。 从金明池开始,徐载靖一直紧蹙的眉头瞬间松开,眼神颇为意外又高兴的看着安梅摆了下手。 申时初刻(下午三点后) 金乌西斜, 积英巷,盛家,后院正厅。 归家的盛家众人,惊魂未定的坐在厅堂中。 “母亲,儿媳就听池中一声炮响,徐家门口的小女使就.” “砰的一声,大楼楼船就斜着倾覆,随即喊杀声、哀嚎声、嘶吼声,就从水面附近传来.” “哎哟,那池水都变成了红色.” “陛下和皇后娘娘、太子殿下上了船” “那神卫军的宋指挥一来,面见圣上后,便带着七八千兵卒接管了沿途的城门街道。” “等护驾的捧日左厢两军抵达,百官就随驾出金明池回宫,咱们这些人家才得以跟上回城。” “一路上,京中百姓看到御驾便山呼万岁,可是壮观呢!” 一侧椅子上,说话说的口干的王若弗,接过崔妈妈递过来的饮子,猛猛的喝了几口。 坐在上首罗汉床上的老夫人,轻快的叹了口气,道:“哎!这一上午,先是有人喊着楼船倾覆无人生还!后又有人喊着帝后无恙,防范贼兵!” “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不时传来!瞧着城里就要乱起来了!偏偏你们都在外面!” “想去亲戚家打探消息,结果不是人在金明池,就是听到的消息差不多。” 一旁的房妈妈和崔妈妈连连点头。 老夫人看着身边的明兰,还有下首的长柏等人,道:“你们回了家,又有了紘儿的消息,我也就放心了!” 王若弗放下茶盏,用手绢儿擦了擦嘴角,道:“母亲,儿媳听说,京城东南边儿是真乱起来!有乱兵正在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呢!幸亏咱家院子不在那边,不然” “啊?杀人放火?”听到此话,老夫人情不自禁的叹出了声。 “怪不得街坊四邻说,东边儿有黑烟升起,合着是真乱了!”说完,老夫人担忧道:“呼延家的宅院就在那边儿吧!也不知安梅那孩子怎么样了!” 王若弗道:“母亲您放心!安梅没事儿!下午的时候就和表嫂在池苑外团聚了!” 老夫人闻言,微微闭眼颔首:“这就好!这就好!孩子们没事儿就好!” 王若弗:“母亲说的是!” 随后,老夫人又道:“听着大娘子所言,今日金明池中当真是险象环生凶险至极!稍有差池,便是惊天动地的事情!” 屋中众人纷纷点头感叹。 虽然卫恕意没有去金明池,但只听王若弗刚才的叙述,她就感觉心惊肉跳。 趁着话隙,如兰看着老夫人,说道:“祖母,孙女在岸边看得清楚,今日徐五哥哥功劳可是不小!” 明兰点头附和。 王若弗赶忙道:“母亲,如儿这丫头所言不错!柏儿今日就在楼船上,说靖哥儿那孩子,不仅击退贼兵救了陛下娘娘还有太子,还下水救了不少勋贵重臣同年进士!” 双手放在膝上板正坐着的长柏,听到自家母亲的话语,朝着看过来的老夫人颔首道: “是的祖母!五郎今日可谓是拼尽全力。就是在临水殿中,五郎以为徐四姐姐婆家遭遇了贼兵,他就带着骑军去春明坊救人,也不知此时回家了没有。” 王若弗感慨道:“五郎这孩子,今日可真够忙的” 说着,王若弗不知想到了什么,眼睛一转后颇有深意的看了眼如兰。 看着王若弗的神色,老夫人微微抿了下嘴,道:“方才大娘子说,天武军可能参与了谋逆叛乱!此时那帮贼兵叛军情况如何?” 王若弗茫然的摇头,道:“母亲,这个媳妇不清楚!但表嫂、华儿或是媳妇的娘家亲戚,有了消息定然会告诉咱家的。” “还有就是,今日明丫头也进了临水殿,说不定也有救驾之功!也不知皇家会有什么赏赐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