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…… 太后没死,但她却不吃药不进食,连水都不沾。 朱嬷嬷知道,太后这是在怄气。气皇帝将公主送去突厥和亲。 皇帝得知太后病危,匆忙赶来寿禧宫。 如今的皇帝,瘦骨嶙峋,面容沧桑憔悴,眼窝深陷,往日里的神采和风姿全无。就算是坐着皇辇过来,从平就宫到寿禧宫都让他格外疲惫。难怪臣子们纷纷上奏请求他退位静养,但他又执拗不肯,说暻瑄哪个皇帝在世时退位,谁再上奏就是大逆不道,诅咒帝王,罪诛九族。这些臣子们才偃旗息鼓,绝口不提。 皇帝坐到太后病榻前,探着头一看,太后恶狠狠的瞪着自己,他惶恐转头,指着太后问:“母后……母后这是怎么了,她为何要这样看着朕?” 朱嬷嬷跪下来磕头认错:“老奴一个没看住,这寿禧宫里一个叫锦瑟的宫女,与太后全说了…公主和亲之事…”说着嚎啕大哭起来,磕头不停。 皇帝怒上心头,扶着椅扶手站起来,抬脚就往朱嬷嬷身上要踩。陈荃庵扑上来挡住了那一脚,差点把皇帝顶翻在地,好在身后内侍架住了他。 陈荃庵求饶道:“皇上息怒啊,太后只认朱嬷嬷,您动了她,让太后怎么……”话未说全,若伤了朱嬷嬷,太后更不能原谅皇帝了。 皇帝喘着气,回到座椅上,看着太后言辞恳切道:“母后,不是儿子想送走她,是突厥特使前来求亲,儿子不想战事连绵,殃害百姓啊……”一番劝说无用,皇帝瘫在椅上,两眼空空望着太后。 朱嬷嬷哭了一阵,突然想起太后枕头里的信,慌忙跪爬道太后床边,往她枕头底下去掏,拿出来信件呈给皇帝。 皇帝并不接,只问:“这是什么?” 朱嬷嬷颤声答:“这是公主留给您的信。” “不看。”他愤然拒绝。 “皇上,您不能不看啊,公主说了,此事关系都您的龙体安康啊皇上,公主逃亡在外两年了,本可以继续在外自在畅快的生活,为何突然现身非要回京都,她肯定是有要事相告。皇上不为公主,就为着您自个的身体,为着这暻瑄的江山,也看上一看吧。如果是向您求情,您大可撕毁了去,眼下她已经去突厥路上了,这外头雨也歇了,估摸着再走十日,就要到了。她就是求情也晚了。”朱嬷嬷声泪俱下。 皇帝瞧瞧病榻上有进气没出气的母亲,又瞧着跪在地上的老嬷嬷。勉为其难接过来信件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