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十五章 信吏-《暮汉昭昭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张修以战后军议为由,邀请羌胡匈奴各部首领于高平县议事。战后议事,胜则分配缴获,败则分发抚恤,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,毕竟匈奴尚有出了兵的部落,损失也是颇为惨重,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讨要抚恤的机会的,单于呼征作为匈奴各部落的首领,便是不想出席也得出席。

    呼征其实想的很明白了,汉军大败自然有自己的问题,但是事情既已发生,那无非就是被这个中郎将训斥一顿,回过头来还不是你过你的日子,我过我的日子,互不相干,既如此又有什么关系呢,几百年了,匈奴被大汉训斥的还少吗?

    呼征到底还是亲自来了,而且表现得特别卑微,可是即便再卑微也奈何不了张修就是个莽夫的尴尬事实。

    过程极其简单粗暴,枭呼征首悬于城门,进匈奴右贤王羌渠为单于,拟军情与信吏驿往洛阳。然后便有了后来之事。

    此去洛阳二吏,名唤杨川,杨谷。川为兄,谷为弟,少孤,安定高平县人。

    杨川岁及弱冠,年前从了军,于鲜卑一役失了半只脚掌,遂由骑卒转为信吏,负责军情邮驿。

    杨谷岁及束发,川以其年幼无依,荐于军中。张修宽宥应准,亦发其弟为信吏,行军情邮驿事。

    出得风陵渡,杨谷回首东望,终是长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杨川站在身侧,亦是叹道:“阿谷,你我边鄙之人,又无家世,洛中之事,就莫要记挂心上了。”

    杨谷点了点头,问道:“兄长,我死而复生至今,已有多少年了?”

    “熹平四年,若不是陛下下召,减免田赋,家里无钱买米,你便活不了了,如此也有四年了。”望河水滔滔,杨川深思言道:“阿谷,洛归半月,你还在等那洛神赋的消息?”

    杨谷沉默半晌,终是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你既如此看中,当日何不以真名署之,却要用什么曹植,如今天下寻觅曹植,你要真的自承姓名回去了,怕是免不了欺君之罪。”杨川不由笑道。

    “到底是古贤之作,不敢自取……”杨谷叹了口气道:“兄长,此事到底是我做错了?”

    杨川笑道:“阿谷何错之有呢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不论古贤,署以我名,莫说功名利禄,便是陛下赐些钱物,你我兄弟亦可远遁江海,安居一隅,再无沙场险恶!”杨谷望着杨川的跛足,说到后来竟是有些哽咽。

    “阿谷。”杨川笑着摇了摇头道:“弘农驿亭内,为兄见你踟蹰欲返,颇为犹豫,便有此一虑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