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江湖之远 第十七章 堂议(下)-《暮汉昭昭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殿下高义。”卢植站定立身,朝着刘辨行了一大礼。

    刘辨坦然受之,继而转身朝着刘宏大拜言道:“今日儿臣所说袁绍勾连太平道之事,非是其人暗通太平道,与那太平道贼人有什么私谋。乃是汝阳袁氏,门生故吏遍及天下,视地方太平道贼人聚众行乱不察、不报。身在其位,不谋其事,这般的尸位素餐之人却与勾连太平道,妄图造反的封、徐二人有何差别?”

    众人皆是无言。

    刘辨接着说道:“汝阳袁氏,弘农杨氏,皆我大汉望族,为何杨公(杨赐)便可明察太平道行事禀告朝廷,袁公(袁隗)却可以不闻不见,不知不觉?其侄袁绍难道不是早就知晓太平道欲反之事吗?汝阳袁氏,便是这样的大汉忠良,护国柱石?”

    刘辨环视众人一圈,最终盯着皇甫嵩问道:“皇甫公,你心甘情愿为其前驱之人,便是这样的忠良吗?”

    皇甫嵩默不能言。

    刘辨复又转而望向朱儁说道:“朱公,我可是你口中那般荒唐儿戏之小儿?”

    朱儁沉首不应。

    刘辨最后行至卢植身前,行了一个大礼道:“卢公,小子向你赔个不是。”

    卢植不明所以,捻须问道:“这是为何?”

    “小子当日应当与陛下据理力争,定然不能叫卢公成了这北中郎将,行此征伐之事。”刘辨坦然言道。

    “这又是何故?”卢植笑问。

    “平靖定乱看似是为了稳固江山社稷,实则是拯救天下黎庶于水火,乃是天大的善举。在这之前,小子以为皇甫公将门之后,当有大将风范,朱公黔首出身,亦当有济世仁心,却不想皇甫公与朱公皆无特质,不过世族爪牙而。与此二人为伍,岂不是败了卢公风骨,浊了卢公衷心吗?”

    皇甫嵩、朱儁听得刘辨这番评论,羞愤难当,朱儁更是当即免冠跪地,叩拜刘宏说道:“臣不堪此任,恳请陛下另择他人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