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2章 聚风楼-《日月大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谣言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。

    经验告诉杨波,这种谣言,辟谣都没什么用,辟着辟着,就变传说了。

    杨波真的好气啊,偏又无可奈何,杨波除了向方立春下达了二级战备之外,只能等待。

    他要等一个人,那人便是周正,前文已经提到,此番出征盱眙,打前哨的正是周正,他领着一班人装扮成收购干鱼的商贩,最先抵达盱眙,为的是摸清地形,锁定刘二的位置,干得还不错。

    后来,刘二被杨波说服,愿意出海远洋,杨波又遣周正秘密护送刘二返回沈家堡,将刘二交给雷矬子,刘二和他的人需要更多的航海训练。

    杨波没有交待周正立即返回盱眙,但周正是密探,他应该知道杨波此刻正需要他。

    ‘其实也没什么好担心的,我闲看花开花落,云卷云舒..’杨波心里这么想着。

    晚宴照常进行,为史可法接风洗尘去。

    聚风楼跟钟鼓楼挨着,距县衙不远,出了县衙后门,便能一眼望见,这一带是盱眙繁华地段,酒楼开在这里,位置极佳。

    杨波出于安全考虑,平素俗务又多,极少在外用餐,这聚风楼他没来过,酒宴是王冰凌着邱太乙定下的,他在盱眙人头熟,所以也跟了来。

    聚风楼掌柜的姓周,人言淮安一带多周姓和邱姓,起因在于,漕运事关国运,明初朝廷十分重视,派来镇守淮安的文武官员,都是位高权重的勋爵,周姓和邱姓便是其中的两家,弹指一挥间,二百多年过去了,他们的后人开枝散叶,散落在各地,周掌柜也自称是勋贵之后。

    刘二抢占盱眙之后,能杀的大户,都给他杀了,可就是这个勋贵之后,不仅性命得以保全,而聚风楼则是刘二占据期间,盱眙城内唯一一家正常经营的酒楼,生意还挺红火。

    “聚风楼的招牌菜,大烧马鞍桥远近闻名,据说刘二就好那一口,那周掌柜又是个玲珑人,刘二一高兴,抬手放过了他。”邱太乙这么跟杨波解释道。

    “哦..”杨波记得他在督帅府吃过大烧马鞍桥,没留下什么特别印象,只知道吃的是鳝鱼。

    在后世,因为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,野生鳝鱼已不多见,市面见到的,多是人工饲养的,但那东西,高档餐饮场所,似乎并不多见。

    此时,因为黄河夺泗入淮的原因,淮扬一带,河汊纵横,湖泊众多,洪泽湖,北二湖,南四湖,还有数不清的烂泥塘,到处都是鳝鱼,一脚下去能踩两条,是洪泽湖一带最常见的水产,大烧马鞍桥,亦是淮扬菜系的一道名菜。

    那东西是冷血动物,黏糊糊的一长条,有冬眠习性,喜欢到处打洞,杨波不禁想到,此时的湖坝河堤总是决口,会不会跟它有些干系?

    千里之堤,还溃于蚁穴呢,何况到处打洞的鳝鱼?

    这就扯得没边儿了,毕竟谁也拿不出证据,正当杨波胡思乱想之际,一行人已经来到聚丰楼前。

    聚风楼果然楼如其名,很拉风,雕梁画栋,气势非凡,可杨波的视线却落在不远处的一个老头儿身上,那老头儿好似几天没吃饭一般,身体摇摇欲坠,还领着个衣衫褴褛的小儿,远远地弯腰做磕头状,显是在跟聚风楼讨要一些吃食。

    聚风楼门口两边站着两个着黑衣的汉子,身强力壮,面目凶悍,看着就像打手,其中一个脸上有疤,见杨波一行人驻足观看,便冲那老头儿嚷起来:“你人老,眼也瞎啊,老东西,滚,滚,滚,快滚..”做势,抬脚便要踢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尼玛屁的,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啊。”

    杨波看不过眼了,便要过去阻止那恶汉,这时候,打聚风楼里,闪出一人儿,疾步上前,反而揣了那汉子一脚,呵斥道:“你狗日的才是不长眼,有爹生没娘教的东西,还不快去拿些包子来,送于那老儿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