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94 一封信-《公子不器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没有赴死的准备,就只能苟且偷生。
    而比他不幸的万千灾民,却连偷生都不能。
    翌日黎明,姚伯阳的棺柩在没有哀乐的拥簇下,向长安出发了。
    瓮城里的刘云,始终没有等到杨秭归送回来的回信,热切,失落,生气,悲伤,失望,她在经历了自己也不知道多久的等待后,先迎来了第二次提审。
    杨秭归找了全长安的绣娘,堆在京兆府院子里,开始绣忍冬花。
    杨秭归撒谎说有一个宫里的大单,谁绣的好绣的像,就可以接下此单生意。绣娘们听说没有拿出所有技艺,挖空心思。有的只是照着绣,力求相像。
    而有的认为原绣并不出色,就创造加工,生出许多优秀来。
    半个时辰后,杨秭归将这些刺绣收齐全部呈上堂。
    杜成微自然知道结果,他扫了一眼,便坐在一边不在拿眼看。顾裴楷装模作样夸奖一番,一个一个拿起在眼前晃了一边。
    只有蒋不为,走出了大堂,向这些绣娘承诺,先去他家里将此次绣活得工钱领到。
    蒋不为的娘曾经就是靠着刺绣缝衣,而把蒋不为一手养活,这样的绣样要费多少心思,他比堂上的任何人都懂。在其他人眼里,这些靠手艺吃饭的人只是工具,仿佛他们都忘记了,这些人也是一针戳下去会流血的人。
    杨秭归红着脸出来,她的惭愧并不是人人都能有,那些坐在高堂之上的人,并不觉得这些被杨秭归引进来人跟他们有任何关系。他们不需要跟绣娘们解释杨秭归撒下的慌,可杨秭归意识到,她需要承担起自己的错误,给绣娘们寻出一个如诺交待。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