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对于正斧提供的无息贷款,我们控制的公司拿到的贷款越多,那些真正想参与的公司拿到的贷款就会越少……”一位董事一边自语一边用眼神与周围的人交换看法。其他人都在点头,表示赞同他的看法。 “我们可以入股并控制一些小公司……”、“对对,我们有这个实力。”、“也可以向A国的外资企业寻求一些帮助……”、“A国的能源巨头很有可能站在我们这边……” 原来安静的会场渐渐热闹了起来。 “看来,”一位较为年长的董事竖起了大姆指:“陈广彪还是原来的陈广彪啊!” 2116年7月14日的临时会议之后,陈广彪又陆续参加了几次商会的重要会议,一个月后,xchange商会相关股票的股价企稳并回升,收效良好。陈广彪决定好好静养一周。 但就在这时,TJ市商务局的江利主任却是左一个电话右一封邮件,一定要和陈广彪见上一面。陈广彪知道,江利此行,名义上,是为“队霾规划”做说客,说服广大的企业家们跟着正策走,但是私底下,这哥们是来打探“移民信息”的。 C国污染严重,很多人都有移民去发达国家的想法。但是,当今移民成本之高,一般来说,普通人是不可能拥有这样的经济实力。所以,江利一直想找陈广彪搞几个名额,即使是那种半偷渡半移民的黑市名额也行,只要能把儿子送出国。 可怜天下父母心,陈广彪也有孩子,他能够体会江利的心情,如果不是因为大量的商务活动都在国内,如果不是xchange商会的会长,陈广彪自己和一家人,可能也早就移民了。 陈广彪与江利见了一面,果不其然,江利很快提到了移民的事。 (移民真的很重要!)在与江利会面之后,陈广彪再度感觉到,他通过私有渠道发布了大量的移民申请信息在网络上,通过网络申请人数和次数的统计和分析,他一直在推算“除霾规划”的决心和影响力。 如果相信“除霾规划”的人变多,申请移民的人自然就会变少。这一份统计和分析数据一直很有参考价值,而且,xchange董事会的其他人都没有掌握这份数据。 2116年8月18日,在与江利会面不久后,陈广彪接到了来自唐惊涛博士的电话。在电话中,唐惊涛提到了一种叫“替身机器人”的新玩意儿,说是雾霾天气可以代替人出门办事。陈广彪倒是真的很希望能找个替身呆在国内,自己移民去国外,不过,他向来认为这些“高科技”都只不过是玩具而已。 为了维持与唐惊涛的面子关系,陈广彪还是订购了一台机器人。100多万C元一台,不过,这点钱对于他不算什么。 在线支付订金之后,他突然向唐惊涛问起了移民的问题。其实,陈广彪一直很想了解唐惊涛博士这样的精英,以及他所代表的阶层在移民问题上的看法。他想,如果连C国的精英阶层都一心盼望着移民,那么“除霾规划”还有多高的成功率? 唐惊涛表示C国专家在国外并没有太高的竞争力,而且,自己目前没有移民的打算。 陈广彪感觉到自己被小小的泼了一盆冷水,这次通话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愉快。(唐博士,也许你真的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。)陈广彪想道。 突然,一阵头痛袭来,陈广彪险些没有摔倒在地……陈广彪很紧觉——这不是普通的头痛——在出院时,主治医师张卫宁叮嘱过,出现头痛,要立即打电话通知张卫宁本人。 于是,他不得不挂断了与唐惊涛的通话。 就在陈广彪拨通张卫宁的电话之前,他突然又感觉到一阵头痛,脑袋像是要炸开一样。随后,陈广彪眼一黑,头一沉,倒在了地上。 迷糊中,一段记忆开始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,这段记忆……并不是陈广彪的记忆。 “孩子,我的孩子……”陈广彪嘴里喃喃的念着,半昏迷的状态下,陈广彪进入了这段记忆。 他以第一人称的视角,看到了自己的双手,看到了玻璃门反射出的自己的镜像,但是,那个镜像里的人并不是自己,玻璃门反射出的那个镜像从头到脚都不是自己,而是另一个人,一个农民装扮的人,衣着土气,满脸皱纹,脸色焦黄。 自己的旁边,还站着一个女人,那女人管自己叫“孩子他爹”。 自己与那个女人,把一个孩子偷偷放在了医院的门口,襁褓中,那孩子却在朝着他微笑,笑得那么天真可爱…… (我怎么穿着这么土里土气的衣服?) (我和这个女人坐车,从家乡农村来到这个城市,就是为了,把这孩子扔在这里?) (不要把孩子扔下,这孩子这么可爱,难道,是因为那孩子的脸……) (为什么,孩子的脸看起来有些畸形,有些不对称……) (他是……变异人?) 陈广彪醒来之后,发现自己还在原地,就倒在沙发的旁边,他抬腕看了看手表:自己并没有晕过去太久。 他再度拿出手机,想拨通张卫宁的电话。但是,他犹豫了,他最终没有这么做,因为陈广彪知道,这不关医生的事,那时,为了生存,他别无选择。 “不可能只换大脑,所以,我们得为整个身体做大面积的整容,外貌、身高和体重,一切的一切……”陈广彪脑海中又浮现出了赵律师的话,“我问过唐惊涛,他说,理论上,新的身体里,旧的意识已经被杀死,不会再觉醒,是安全的。您原来的身体,我们会销毁,新身体DNA校验的事,只能以后再说。” (旧的意识不会再觉醒?)陈广彪无力的躺在沙发上,(那么,为什么我现在特别想要再见到梦中那个孩子呢?以前没有这种感觉啊!) “来自另一个人”的痛苦与悔恨在陈广彪的心中绵绵不绝。他知道那不是自己的记忆,理性至上,金钱万能是他的座右铭,座右铭下镇压并且冰封着他的丰富的情感,他从来没有,也不可能去怜悯任何一个变异人,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。但是,此刻,他却蜷缩在沙发上,痛哭流涕,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 他只想要找回那个孩子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