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
明经易得。进士难考。所以后来才有了三十老明经。五十少进士的谚语。这句谚语虽不知道贞观年间出现了没有,但是也可以看得出来,进士有多难了。
而且,考中进士虽荣耀无比,但并非等于马上就可以作官。走门路走关系有其他途径和条件直接被朝廷安排实职的暂且不提,那些正规途径出来的进士,还须在吏部参加“宏词”、“拔萃”两科的复试。“宏词”“拔萃”两科的复试均分四项内容进行,即身、言、书、判『♂dǐng『♂diǎn『♂小『♂说,.↙.¤o< s="arn:2p 0 2p 0">
而今这些人可以直接得到朝廷的任命,却是比进士还好了些,教他们如何不激动?
这些武者,放到军校之中学习几年出来,就算不是一个计将,也会成为一个猛将。而这些文人,就算是他们没有实际管理的经验,可单单是放着做文书写东西,也足以胜任了。
最后面的几轮,题目是夏鸿升提前出好的,根本就不是这些人常见的类型,与科举中的题目全然不同——连申论都被夏鸿升给搬出来了,那些依据真实事件的材料分析题,对于这些文人处理现实问题时候的看法、手段、逻辑等等都有了一个明显的突显,最终通过的人,不会那么没本事的。因为申论放到这个时候,可没有后世里面那么多死记硬背的模板之类的东西,而是全靠自己的脑子去动脑筋,想的怎么处理问题的方方面面的啊。
李世民很是享受这种感觉,尤其是当看到那些个士族出身的大臣黑着一张脸的样子,顿觉心中又爽快了一大截。
“前番科举,朕曾登临午门楼上远望,见新科举子自朱雀门鱼贯而入,心中感慨此乃我大唐一时之英杰矣!”李世民看看下面的那二十个人,和那些文武大臣们,说道:“如今,文武大会又使朕得到诸位。往后,通过科举与文武大会而为朝廷所用的栋梁之才更是不计其数。不拘是士族子弟,还是寒门士子,皆为我大唐之英才,携手与共,为朝廷效力,朕心甚慰。哈哈哈哈,天下英雄,尽入吾彀中矣!”
李世民的话令朝堂之中有人忽而一愣,那些人中有的面露喜色,有的却面色更沉。
李世民在上面缓缓扫过,不动声色,却将此情此景尽收眼底。
“老臣恭和陛下,大唐人才济济,必能万世永昌!”李纲听见李世民这一句话,躬身贺道:“天下英雄,果然尽入陛下彀中矣!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