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9章 说服-《贞观帝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……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。天下大同!”

    乐台口中一遍遍的低声重复着夏鸿升的话。

    “我欲请墨家诸位前来泾阳书院,担当教席,教授学子墨家后学,为感兴趣的学子讲解墨家主张。”夏鸿升再次将自己的目的郑重的说了出来:“不知钜子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“可我墨家向来……”乐台仍旧有一丝犹豫,但是听得出来,他已是欣然意动了。

    夏鸿升再次开口:“陛下不会因儒而废墨,亦不会因墨而废儒。在陛下眼中,是儒是墨是道是法,是纵横。是阴阳,是农是兵是医是名。根本就无所谓。陛下只会用他觉得有用、想用的东西,而不在乎这东西是哪家哪派。墨家从此之后不涉政事。而一心治学,作为一门学问,而非是一种政治主张,自可永续传承,再不遭受迫害之苦,再不必东躲**,可光明正大的行走世间。而我泾阳书院,便是墨者重现世间的起点。”

    言罢,夏鸿升也不在劝诱,只等乐台自己思索决定。

    夏鸿升想要让墨者在泾阳书院之中教授墨家后学,是因为至战国之后的后期墨家分化成了两支﹕一支注重认识论、逻辑学、几何学、几何光学、静力学等自然学科的研究,就是夏鸿升口中所谓的“墨家后学”。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。“墨家后学”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,在认识论、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,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,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,对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。它还对“故”、“理”、“类”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,区分了“达”、“类”、“私”等三类概念,对判断、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,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而其他的那些政治性的主张,夏鸿升并没有打算让他们在书院之中教授,所以才如此劝告。

    泾阳书院之中可以出现无数种学术的争鸣,但是唯独不可以有政治。

    政治是帝王的,泾阳书院里面只能有学术。

    这是李世民没有说出口的底线,也是夏鸿升心中之所愿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