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十七章 姑苏羊肉汤VS鸭血粉丝汤-《妙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还是觉得我更可心?”回味悄无声息地立在她身旁,负着手,仿佛看透了她的心事似的,说。

    苏妙看了他一眼,眉角狠狠一抽,扭过头,继续望向佟染,眸光幽深。

    佟染拿了羊肉,也就是说这一场赛他要煮的是羊汤,羊肉在江南是很稀罕的,因为养殖场比较少,许多年前的山羊也已经在那个时候的捕猎中逐渐灭绝,再说江南人本来就不习惯羊肉的腥膻味道,饥荒过后,人们又开始操起本业回归了原来的饮食习惯河鲜,所以在羊肉上,秦安省的人并不喜好,甚至有很多人压根就没吃过羊肉,即使知道有这种东西,也只是听一听就算了,很少有人会对羊肉产生特别的期待。

    佟染在本场比赛上竟然选择用羊肉,虽然之前的比赛亦有过羊肉做菜,但是用羊肉煮汤,众所周知,羊汤比一般的羊肉菜肴更容易吃出腥膻的味道,佟染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居然选择要煮不容易被秦安人接受的羊汤,他究竟在打什么算盘,还是说他对自己的手艺十分有自信,所以才剑走偏锋?

    佟染挑选的是邻省产的二至四年的肥青山羊,新鲜的羊脊椎骨和腿骨各一半,每锅汤至少需要五斤羊骨,他吩咐人将羊骨洗净,砸开,露出骨髓,将羊骨放在清澈的山泉水中浸泡,去除血污,这一泡就是三个时辰。

    将泡好的羊骨投入沸水锅中,用大火汆一刻钟,捞出来沥干水分。

    在煮汤的大锅里倒入五十斤水填入锅中,烧沸之后放入汆好的羊骨,用大火熬煮一个半时辰,此时的汤汁已经熬得比较浓稠,将新鲜的羊脑用热水化开,再用手捋碎了,倒入熬好的羊骨汤中,不加盖,烹煮半刻钟。

    接着放入焯好的羊杂,大火烧开后,用竹勺撇去浮沫,加十斤泉水继续烹煮。

    将新鲜的羊肉肥瘦分割,剔去肌肉间隙带脂肪的筋膜,切成块,用凉水漂洗两刻钟。羊肉的腥膻味主要产生于羊脂肪中,存在于羊尾脂肪、皮下脂肪、羊皮脂腺、羊皮分泌物和羊肉肌肉的缝隙里,通过这样的漂洗,主要是为了剔除在宰羊剥皮时腥膻物质在羊肉上的残留,同时也是为了漂去肌肉间隙间的膻脂成分。

    把处理好的羊肉放进煮锅里,投入绿豆、核桃、白芷、肉桂、草果、陈皮、杏仁、葱姜、山楂、枸杞等香料,大火急攻,让羊油融化后与水互相撞击,水乳交融形成乳状,乳状的羊汤在烹煮羊肉时会摒弃多余的杂质。将鲜醇的味道进行一个提升似的升华。

    羊肉煮至半熟时,将羊肉捞出,擦干水分。晾凉,待羊肉彻底凉透之后,切成大薄片,木耳用温水泡透之后清洗干净,切成碎块,此时取一只汤锅,将一直未熄火已经煮成乳白色的羊汤舀入小汤锅里烧沸。撇去浮沫,烧沸之后放入切得薄薄的羊肉片,并在羊肉上覆盖一斤羊油。而后将白芷、桂皮、良姜、草果、花椒等香料用纱布包起来做成香料包,投入锅中,继续烹煮羊肉,并用盐、姜末、蒜末调味。待羊肉煮成八成熟时。加花椒水和红油,文火继续烹煮,一直到羊肉彻底煮熟了,起锅。

    整个过程中必须要保持汤水滚沸,否则煮出来的羊汤会泛着青色。

    将煮好的羊肉片放进汤碗里摆好,略加丁香面、桂子面、酱油和芝麻油,洒上葱花和蒜苗段,从汤锅里舀出滚烫的羊汤浇在碗里。青脆碧绿的蒜苗和葱花被滚烫的热汤这么一烫,登时散发出一股悠悠然的醉人香味。舀一勺通红的辣椒油放在汤碗的最dǐng端。泛着晶莹红亮的色彩,让人看着就觉得喜庆鲜艳。

    这时候的汤,色白似雪,浓醇如奶,香气馥郁,水脂交融,味道鲜美,质地纯净,鲜而不膻,香而不腻,烂而不粘,辣而不烈,肥的油泛脂溢,瘦的白中透红,嗅之健脑明目,品之想必也是容光焕发的。

    肉酥软烂,清澈微甜,不腻不膻,即便现在是夏天,天气炎热,但是在伏天喝上一碗辛温滚热的羊肉汤,汗流浃背之时,却是一种说不出的畅快。

    这羊汤的火候掌握得极好,汤最讲究的就是火候,尤其是羊肉汤,因为羊肉汤本身比较腥膻,羊肉中的羊油更是腥膻味道的主要来源,要想烹制好的羊汤,最关键的就是要将羊汤中所有不易被接受的缺diǎn全部抹消掉,将那些能够煽动人食指大动的优diǎn进行更深一层的升华,这才是这道汤能胜利的关键。如果一道荤汤的火候达不到,那必然是油是油水是水,水在上而油在下,但这碗汤却是呈悬乳状,色泽奶白,却看不到半diǎn油星,虽然很浓,却不腻,反而给人一种清澈干净很好入口的感觉。

    只是一道单纯的羊肉汤,却足足耗费了一天的时间,如果可以,也许佟染会用上更长的时间。

    这一场比赛主题的关键就在这里。

    汤这种东西,若时间短了那只是水煮青菜,只有达到一定时长的烹煮才能被称之为是“汤”。高汤也好清汤也罢,只要是味道醇鲜的汤,都需要用小火慢慢地煮,慢慢地煮出食材内在的精华,将这些精华以温和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融合到一起,这才是一道合格的汤品最完美的展现。所以说除了火候,煲汤的时长在煲汤中同样是最重要的一步,有许多高汤甚至需要煮上三五天一个月甚至是更久,还有那祖传秘方的高汤铺子,把已经传了许多辈的高汤缸子全都摆在自家门口,直到现在已经被传了好几代了依旧在店铺门口用文火慢慢地熬着。

    这样坚持不断的煮法是不是符合卫生标准这个暂且不提,但这样煮出来的高汤在味道上确实比一般的高汤要鲜醇美味,所以今天主要考较的就是这个时长不够用的问题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