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-《清末恶徒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本身杨旭的官袍不方便骑马,但是夏天本来穿的单薄,脱了这身官衣,就没几件了,所以勉强骑上战马,“众骑兵注意,本官先是讲解一遍,然后演示一遍,可听清楚了。骑马在冲锋的时候不得劈砍,全身龟缩在马身上,身体侧倾,刀身侧横,利用马的冲力给敌人杀伤,你要知道马在冲锋的时候惯性很大的,你再用力劈砍敌人的时候,敌人的身体反馈回来的劲头(反作用力)能把你的胳膊的骨头给你顶折了,什么时候才能劈砍呢,等马的速度降到人慢跑的速度或者更低的时候才能劈砍,因为马不再给你冲锋的力量,现在本官演示一遍,都看清了!”

    杨旭先是让马匹快走,接着慢跑起步,最后速度起来了,杨旭把身体极力的蜷缩在马匹的身上,避免大的中弹面,但是军刀却是伸出马身侧横在外,刀身和伸出的方向有个不大的倾斜角,为了卸力。马匹快速冲过第一个草垛假人,侧横的军刀利用马冲锋的惯性齐刷刷的将假人的半个身子削了下来,到了第二个假人脑袋削去了一半,等到第三个的时候,马的速度已经慢了下来,形同慢跑,杨旭开始将身体探出马匹,用力的劈砍第三个假人。其实就是解放军骑兵教程里面的,中国西北方向多山,所以骑兵一直存在,熟悉骑兵的战法是特种兵其中的课程。

    胡聘之率先鼓起杖来,接着周围一片掌声。杨旭骑马返回,其马匹军刀还给棚长,自谦道:“都是些小伎俩,算不得大道。”

    胡聘之拂着胡须,看了一眼师爷说道:“一个文官能有如此武艺,也是难得啊!”杨旭给了胡聘之很多的惊喜,没想到不起眼的农家小子竟怀揣这麽大的本事,胡聘之起了收纳之心,陕西可不是什么安静的地界,自二十多年前的回乱之后,陕地一直不宁,尤其是陕西延安,绥德,榆林一带,不是天灾就是人祸,回乱之后陕西又陆续起了十几起造反的事件,扑灭这些乱子往往费了朝廷好大的周折。如果把这小子弄到*桶一般的延安坐镇是不是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呢。

    杨旭不知道胡聘之在琢磨什么,带着大家又把周边浏览了一遍,尤其是军营的住所,可是令大家开了眼界,叠的像豆腐块一样的被子,所有的个人用品码放的整整齐齐,更令人惊讶的是每人两块皂,一个洗衣一个洗澡,怪不得屋里气味不错呢。不过这些肥皂有钱人家都用不起,这同知大人给每个大头兵一人两块,有钱烧的。

    杨旭当然不能放过给自家商品打广告的机会,笑着向大家介绍道,这些皂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,洗澡的带香气的肥皂一块四十文,洗衣的皂一块二十文,在杨家杂货铺就有销售,洗完澡后整个人都是清清爽爽。

    参观完军营,杨旭陪着胡聘之来到府衙,府衙的后院已经打扫干净,杨旭还从自家找了两个灵巧的丫头过来服侍,晚饭直接叫最好的席面到府衙给胡聘之接风洗尘。

    师爷陪了一会,以自己不胜酒力为由,先行回去,席面上留下杨旭陪着胡聘之聊天。

    胡聘之和杨旭当初的交际就是辩论中日冲突,今日两国间隐隐就有*的滋味,但是两人只能哀叹,毫无办法。杨旭只能劝胡聘之想开点,也许日本人没有打一仗的勇气呢。胡聘之倒是哈哈大笑,调侃道要是主帅是你小子,可能胜败未可知啊!这一下把杨旭捧得有点高,杨旭装作吓得赶紧摆手。

    胡聘之打算明天一早就启程前往陕西西安,但是杨旭一心想给胡聘之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,所以极力挽留,说明天准备剿灭浮山和太平两地的匪祸,让胡聘之跟着参观一下军队的战斗力。这一下打进了胡聘之的心窝,答应留一天看看平阳标营的雄姿。

    标营共有士兵一千余人,其中后勤兵三百一十五人,战兵七百人,原来杨旭的老兵还有四百五十多人,一下占战兵总数的六成多。赵家甸的老兵就代表着战斗力,占比就说明战斗力还在上升阶段。

    浮山县和太平县准备钱粮,所以标营只带一天的伙食凌晨出发,一共四百多人,分两队进发,赵河带着马队一百二十人快马赶去浮山县,胡聘之则跟着杨旭一伙骑着马领着步队前往天平县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