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的声音清亮而坚定,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热血与豪情。 刘禅的嘴角扯出一抹笑意。 “好,好啊.“ “你四弟终究是心软了,这开海之事,需要的是铁腕与胆识。“ “当年徐福东渡,卫温赴夷洲,如今,该让我大汉的船队驶向更远的地方了。“ 半月后,泉州港人头攒动,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。 刘昭站在旗舰“镇海王号“的甲板上,望着眼前这支庞大的舰队。 百艘海船密密麻麻排列在海面上,帆布尚未升起,却已如同一道白色的城墙。 每艘船上都装载着足够三年使用的粮草、铁器,还有二十尊新研制的“震天雷“火炮——那些铸铁炮身黝黑发亮,炮口雕刻着狰狞的饕餮纹。 “启禀殿下,三苗国使者求见。“侍从的禀报打断了刘昭的思绪。 他转身望去,只见舷梯上走来几个皮肤黝黑的异邦人,他们身着草编服饰,脖子上挂着鲨鱼齿串成的项链,手中捧着用芭蕉叶包裹的礼物。 为首的老者跪在甲板上,用生硬的汉话说道:“闻大汉天威,三苗愿附.“ 刘昭弯腰扶起老者,目光扫过对方背后不远处的战船。 那些独木舟在大汉的楼船面前,如同孩童的玩具。 “既愿归附,便随我军同行。“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 “待拿下夷洲,必有重赏。“ 老者抬头,望着少年皇子腰间悬挂的螭纹玉佩,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,心中涌起莫名的敬畏。 船队启航那日,天空中乌云密布,海浪拍打着船舷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。 刘昭站在船头,任凭海风掀起他的衣袍。 “传我将令。“ 他的声音穿透风雨。 “全速前进,今夜必须抵达澎湖列岛!“ 随着号角声响起,百艘战船同时升起白帆,如同一群展翅的巨鸟,向着东南方向破浪前行。 三日后,夷洲岛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。 岛上的原住民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船队,惊恐的呼喊声此起彼伏。 刘昭望着岸边密密麻麻的人群,举起手中的青铜令箭:“火炮准备!“ 随着一声令下,二十尊火炮同时发出怒吼,轰鸣声震得海面都在颤抖。 火光中,原住民的村寨瞬间被夷为平地。 “派使者上岸。“ 硝烟尚未散尽,刘昭便下达了新的命令。 “告知他们,降者免死,愿为汉民者,赐田十亩。“ 他的目光扫过惊恐的原住民,想起父皇在临行前的叮嘱:“开海不是杀戮,是要让大汉的文明传播四方。“ 三个月后,夷洲岛上已建起三座城池,汉民们开垦荒地,播种稻种,学堂里传来孩子们诵读《论语》的声音。 刘昭站在新建的城墙上,望着远处的海面,心中已有了新的计划。 南洋的香料、澳洲的金矿、更远处那片未知的大陆. 这些都将成为大汉的囊中之物。 而在洛阳皇宫,刘禅收到捷报时,正在翻看西域传来的商路图。 当看到夷洲已被纳入大汉版图的消息,刘禅面色带笑,他拿起朱笔,在地图上重重地画下一个圈,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圈进大汉的疆域。 “丞相。“ 他转头对身旁的诸葛亮说道,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豪情。 “今日昭儿下南洋,璿儿出西域,我大汉的版图,该重新画过了!“ 诸葛亮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。 如今大汉已然三兴,但陛下的志向,却远胜秦皇汉武。 他竟是要整个世界,都成为大汉的疆土! 夜幕降临,洛阳城的灯火次第亮起,洛河上的战船依旧在训练。 刘昭站在夷洲的城墙上,望着漫天繁星,耳边似乎又响起父皇的话:“凡日落处,皆为汉土。“ 他握紧腰间的长剑,心中暗暗发誓:终有一日,大汉的旗帜将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。 而这场波澜壮阔的开海征程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 (全书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