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我呀!”景恬回道。 “你你脑子没事儿吧?说了多少遍了,关灯!关灯!你倒好,开着灯也就算了,还招呼别人看!” “有什么问题吗,学长?反正即便我关着灯,别人也会各种揣测诽谤甚至恶语相向。既然如此,干脆我直接撂开了,顺便还能起到宣传作用!”景恬昂着头,“黑红也是红,学长,这不是你教我的吗?” 甄杰诚:0.0 “再说了,等观众们看完,自然能分辨出这部戏究竟有多少学长您的成分。” “到时候我再稍作解释,自有大儒为我辩经!” “不仅骂的少了,夸的还会多很多呢!” “反向宣传也是宣传嘛!学长,这也是跟您学的哦!” 甄杰诚:0.0 “踏马的,你就不能跟我学点儿好吗?” 话音落地,众人一愣。 “咳咳咳,杰诚,你.有好吗?”捷仑开口道, 见捷仑挑破,各种异样的目光顺势落到甄杰诚脸上。 “得得得,当我没说!” 甄杰诚尴尬的摆摆手,快步走入北展,甩开身后一片轻笑声。 高朋满座,群英荟萃。 繁琐的流程结束后,终于开启了电影首映。 “咦?不对呀!虽然的确有点儿甄杰诚的味道,但功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,明显青涩很多。” 诸多影评人一愣。 构图很严谨,完全挑不出错。 运镜很老道,鲍德熹随便发挥便能轻松拿捏。 但在镜头语言上,叙事结构上,对于剧情的处理上等等诸多灌输了导演意志的环节,相较于甄杰诚愈发成熟且强烈的个人风格,《那些年》的稚嫩显而易见。 但叙事很是流畅! 而且题材本就是青涩的校园爱情,部分特别的设计恰好戳中记忆里的青春,给人以舒适的代入感。 即便取景是在湾湾,拍摄的也是湾湾的校园故事! 莫非真是这俩拍的? 影评人一边目不转睛,一边记录。 啧啧啧,有点意思! “甄导的演技没的说,拿捏吊儿郎当的柯景腾实在是太轻松了。” “柳伊菲演前期的沈佳宜算是本色演出了,如果后边的表演也能稍微有点突破,绝对称得上演技大有改观了!” “嘶!柳女士这是为了闺女豁出去了啊!这风骚,扭的那叫一个地道!” 北展内不时的响起笑声,银幕上的画面勾起了众人青春的回忆。 来自少男少女的互动,优等生与差等生之间的反差。女孩子一板正经的端起架子,男孩子幼稚好笑的故作成熟。 什么是青春中的“成熟”? 是敢带头调皮捣蛋,是拉完女生头发被笔扎时的一点儿也不痛。 是热血上头的主持正义,是表面无所吊谓但心里委屈极了的坚强伪装。 当剧情来到沈佳宜督促柯景腾好好学习,观众们眼睛一亮。 “刷刷刷~” 影评人也书写个不停! 没有第三者插足制造种种误会,然后男主女主分分合合的烂俗。 阳光的励志让众人耳目一新。 对青春的遗憾有很多,除了不敢表白的校花白月光外,还有对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念书的后悔。 而《那些年》,恰恰用这一点再次戳中观众的心。 甄杰诚参考了《垫底辣妹》后给予的意见被景恬采纳吸收,改版的《那些年》强化了励志路上的男女互动,让沈佳宜的形象也随之愈发美好。 于是当剧情播放到沈佳宜陪着“差生们”一起被体罚站马步,红着眼眶掉着泪,颤着哭音羞红脸时。 “可爱!” 影片人重重的笔记本上写下。 “形象立住了!鲜活了,生动了!” “前后这么一反差,白月光瞬间接了地气儿!” “嘶!柳伊菲演的好啊!” “还得是甄杰诚!跟这位对戏,演不好肯定要被往死里骂!也不知道柳女士当面听着甄杰诚对着柳伊菲喷她妈,心里是个什么感受?” 想着,众人不由的将视野余光瞥向前排的柳晓莉。 些许小声讨论也飘进柳晓莉耳中,让柳晓莉不由的再次干咽了下喉咙。 什么感受?腥呗!呛呗! 不过不是当面,是隔着一堵墙喷的她妈。 思及此处,柳晓丽只觉得脸颊温度飙升,热得发烫。 “嗯?等等!这构图!这镜头语言!哎呦卧屮!” 沈佳宜于车站的孤单漫步瞬间揪紧了众人的心,尤其当火车疾驰而来时,强烈的落寞感席卷而来。 “冷端色调,快慢对比,严谨构图,矛盾且统一。” “这要不是甄杰诚干的,我带头吃屎!” “嘶!还有这剪影,错位。树,风,月色,人物,单车,全部都被纳入到动态平衡构图中!” “这要不是甄杰诚干的,我倒立拉稀,喝自己拉的屎!” “踏马的,活该甄杰诚泡妞啊!就凭这两段镜头,哪个妞顶得住?绝经了也得被刺激出大姨妈啊!” 闻言,柳晓莉红着脸啐了一口。 你才绝经!你全家都绝经! 谁说我顶不住的?柔能克刚,巧舌如簧。连捋带嘬加上裹,就没有治不了的强硬。 故事继续,银幕中的男女主也各自奔向不同的大学。 景恬在甄杰诚的打样下,不再完全对着剧本照本宣科,而是在鲍德熹的辅导下越来越多的使用镜头语言。 配乐也随之一变,让影评人立刻意识到不对劲。 开始转折了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