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直到 发布会结束,出发前往烈士陵园举行开机仪式。 当瞅见甄杰诚摸出一个墨镜戴在脸上,老赵猛的一颤。 “赵老师,您怎么了?”一旁的江雯丽疑惑问道。 “没没怎么。” “不对,您刚刚都哆嗦了!赵老师,您别不当一回事儿,上了年纪后就没有什么毛病是小的。尤其是身体突然发出的强烈信号,必须得重视起来!” “我我真没事儿。”老赵抹了一把额头的汗,“可能是着凉了!被冷风激着了!” “着凉?冷风?”江雯丽抬头瞅了瞅,晴空碧霄。迎面的热浪蒸腾着京城的初秋,远处的地表流动着扭曲影像。 “算了,我实话告诉你吧!”老赵再次抹了一把汗,“你知道刚刚杰诚戴的是什么吗?” “墨镜啊!” “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” “遮挡阳光啊!”江雯丽指了指自己的脸,“我也戴了啊,京城的日头太烈了,不戴的话刺眼。” “不不不!”老赵摇摇头,“你戴的是墨镜,杰诚戴的” 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, “那可是王佳卫送他的墨镜!” 不备三牲,不摆碗碟。 茅台撒碑,点烟作香。 敬完花圈三鞠躬,顺风顺水算了,还是不为难烈士们了。 顺是不可能顺的,摄影机一开,就必须精益再求精,否则就不配戴墨镜! “按照我之前安排的,使用2.39:1的宽高比,用宽银幕格式构建凝视牢笼。” “注意,双人对话场景中,角色要置于画面两侧边缘。中间留白,强化情感隔阂。” “低角度仰拍天花板时,最大化的配合超宽画幅,将空间压缩为扁平带状,强化认知局限的暗示。” “对角线构图。利用走廊、门框等线条引导视线,制造视觉迷失感。” 抵达片场的甄杰诚瞬间换了副气场,好似一个少年将军在发号施令,被众星拱月般围绕着,强势映入江雯丽的眼帘。 不愧是北影的未来,也是北影的现在! 江雯丽于心底感叹道,随后笑着看向老赵, “赵老师您看,杰诚话这么多,这哪儿是王佳卫啊,您多虑了。” 闻言,老赵只是叹了口气,没作回应。 “动态构图方面,老侯,老鲍,务必做到病理化表达,即镜头运动与角色病情形成镜像关系。” “初期咱们采用缓慢横移与360°环绕,模拟相对稳定的空间认知。” “中期打破轴线规则,暗示记忆断层。” “末期增加固定镜头的比例,仅通过微距dolly推进,外化感知能力的萎缩。” “具体到咱们今天要拍的戏上.” 详尽如一篇论文的论述,精确至每一处细节的把握。 构图,色彩,光线,美术.无所不包,仿佛就没有不会的东西,且会什么就精什么! 江雯丽下意识的拿自己老公作为对比,作为曾经的枕边人,即便貌合神离已久,但仍是江雯丽最为熟悉的大导。 好像比我老公厉害的有点多啊! “老曹,你们美术道具组准备好。” “如果后续拍摄中,我觉得通过调整广角镜头制造畸变还不够的话,随时更换门框!” “务必要让同一扇门在不同场景中呈现不同的尺寸,制造尺度混乱。” “没问题!”曹玖平点点头。 “OK!大家伙儿再检查一遍,然后开拍!”话音落地,甄杰诚即刻关上嘴。 提着大喇叭,慢悠悠的走到监视器后。 躺椅,透气软垫,全方位呵护每一瓣儿久坐的腚。 经历了在《一代宗师》剧组把p股坐麻的教训后,甄杰诚岂能不总结经验? 见众人检查完毕,朝执行导演使了个眼色: [●--●] 咦,怎么还开始? 屮!还有没有点儿眼力劲了? 日内瓦,第一天就逼着老子破功? 不得已,只能亲自提起大喇叭, “各单位准备。” “action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