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战将起(七)-《磨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酱在华夏已经有很多年年历史,周天子的食谱就包括“酱用百有二十瓮之多”的记载。到汉朝,驻守边塞汉军配给为粮食二石搭配酱二斗,秦朝则是一斗米配半升酱。酱一直是中国古代军队的主要调味品。
    盐是人体力量来源,俗话说得好,“三天不喝咸菜汤,觉得两脚晃当当”。所以咸盐也是军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汉军每兵有三升咸盐配给,主要可以制作咸肉,咸鱼和各种咸菜。唐军一天给小米两升,盐半合。一年粮食七石二斗。
    一般大军出征会有一顿大餐。比如唐军出征宴会则非常丰富,必有牛酒。酒酣拔剑起舞,鸣笳角抵伐鼓呼。丝竹之类的乐器是不可以使用的,那会让士兵锐气沮丧。
    出征宴会食谱包括,一人二升酒,二斤牛肉,五合白米,二张薄饼,馒头一枚,蒸饼一枚。散子一枚,食羹三合,菜五两,还有牛羊的头肉和蹄子,酱羊肝,酱猪肝,盐三分之一合,酱半合,姜一两,葱三两,醋一合。从宴会菜谱上,我们可以看到唐军主力主要来自山西,陕西,甘肃等西部地区。
    来自北方的游牧和渔猎民族最主要的军粮是风干肉。一头牛被杀后,上百公斤牛肉经过风干加工,变成十几斤二十几斤的肉干,随身携带出征。
    等于是一个士兵带着一头牛的牛肉出征行军,可以吃几个月。具体做法是把鲜牛肉风干一年,直到把所有的牛肉都塞进一个牛膀胱里。这时这些牛膀胱就变成了食物包。士兵带着一包或者几包牛肉干即可出发。
    这些风干牛肉干的蛋白质是普通肉的很多倍,一小块就可以维持人类生存需要。在可以休息的地方,还以小块肉干煮汤,再来一点茶水和奶类食品,整体营养丰富全面。游牧和渔猎骑兵根本不需要后方后勤运输粮食,也不需要青菜豆酱之类的副食。
    游牧和渔猎骑兵正是通过这样富于营养和热量的快捷食品,才可以屡屡突入中原。长时间大范围,袭击各个城镇。腊肉是无论中原王朝军队,还是北方游牧渔猎军队都一致喜爱的优质军粮。只是在中原军队中,非常少见。
    军粮最残酷的就是吃人。东汉末年,袁绍围困东武阳,城内粮食断绝,从老鼠到马鞍都吃光了。最后守将臧洪亲自杀死自己的爱妾,以食兵将。
    (本章完)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