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八章 大战将起(二十六)-《磨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白隐反问:“你乃何人?”

    武士答:“我是一名武士。”

    白隐听后笑道:“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?”

    武士勃然大怒,随手抽出佩剑,朝白隐砍去:“看我宰了你!”

    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,白隐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:“此乃地狱。”

    武士猛然一惊,然后若有所悟,连忙丢弃佩剑,双手合十,低头跪拜:“多谢师傅指点,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。”

    白隐又微微说道:“此乃天堂。”

    一休禅师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,是件稀世之宝

    。一天,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,内心感到非常愧疚。

    但就在这时候,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,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。当他的老师走到他面前时,他忽然开口问道:“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?”

    “这是自然之事。”他的老师答道,“世间的一切,有生就有死。”

    这时,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着说道:“你的茶杯死期到了!”说完一休将茶杯碎片交出,转身而去……

    三伏天,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,很难看。小和尚看不过去,对师父说:“师父,快撒点种子吧!”

    师父曰:“不着急,随时。”

    种子到手了,师父对小和尚说:“去种吧。”不料,一阵风起,撒下去不少,也吹走不少。

    小和尚着急地对师父说:“师父,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。”

    师父说:“没关系,吹走的净是空的,撒下去也发不了芽,随性。”

    刚撒完种子,这时飞来几只小鸟,在土里一阵刨食。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,然后向师傅报告说:“糟了,种子都被鸟吃了。”

    师父说:“急什么,种子多着呢,吃不完,随遇。”

    半夜,一阵狂风暴雨。小和尚来到师父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:“这下全完了,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。”

    师父答:“冲就冲吧,冲到哪儿都是发芽,随缘。”

    几天过去了,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,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。小和尚高兴地说:“师父,快来看呐,都长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师父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:“应该是这样吧,随喜。”

    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:“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?”

    弟子们都回答不出。

    释迦牟尼说:“把它放到江、河、湖、海里去。”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,大和尚和小和尚。一日饭后,小和尚在洗碗,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。

    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:“师傅,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。”

    老和尚手捻佛珠,双眼微闭,说道:“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!”

    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。几叩首后,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,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。此人大惑不解,轻声问道:“您是观音菩萨吗?”

    那人答:“是。”

    此人更加迷惑,又问:“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?”

    观音菩萨答:“因为我知道,求人不如求己。”

    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,有一天夜里,趁着皎洁的月光,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,正碰上个小偷光顾,他怕惊动小偷,一直站门口等候他……

    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,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,正感到惊慌的时候,禅师说:“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,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!”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,说道:“夜里凉,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。”

    说完,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,小偷不知所措,低着头溜走了。

    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,感慨地说:“可怜的人呀,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!”

    第二天,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,禅师推开门,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。禅师非常高兴,喃喃地说道:“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……”

    某日,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,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,向他施礼,说道:“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,但我们信佛多年,却并不觉得快乐,这是怎么回事呢?”

    无德禅师放下锄头,安详地看着他们说:“想快乐并不难,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。”

    三位信徒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。

    过了片刻,甲说:“人总不能死吧!死亡太可怕了,所以人要活着。”

    乙说:“我现在拼命地劳动,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、子孙满堂的生活。”

    丙说:“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。我必须活着,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?”

    无德禅师笑着说:“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,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、年老、被迫劳动,不是理想、信念和责任。没有理想、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、很累的了。”

    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:“理想、信念和责任,说说倒是很容易,但总不能当饭吃吧!”

    无德禅师说:“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?”

    甲说:“有了名誉,就有一切,就能快乐。”

    乙说:“有了爱情,才有快乐。”

    丙说:“有了金钱,就能快乐。”

    无德禅师说:“那我提个问题: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,有了爱情却很痛苦,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?”

    信徒们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寒山问拾得:“世间有人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骗我,如何处置乎?”

    拾得曰:“忍他、让他、避他、由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过几年你且看他。”

    一天,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,两人均盘腿而坐。聊到高兴时,苏东坡问佛印禅师:“你看我现在像什么?”

    佛印禅师说:“我看你像一尊佛。”

    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:“我看你像一堆牛屎。”

    佛印禅师笑笑,没有说什么。

    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,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。

    他妹妹说:“哥哥,你输了!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,所以看你像一尊佛;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,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。”

    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。

    神秀曰:“身似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;时时勤拂拭,莫教惹尘埃。”

    慧能云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”

    唐朝的龙潭禅师,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,靠卖饼为生,无处栖身,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。为了表示谢意,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,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,并祝福他说:“这是给你的,祝你子孙繁昌!”

    他实在不解,有一天他问何故,道悟却说:“你送来的,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?”

    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,后来成为一代宗师。

    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,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;要我好你也好,我赢你也赢。这伟大的祝福,也是生活的至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