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九章 佛道之间,坐而论道。-《磨刀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个非得借鉴东方的太极智慧,听力听劲,取舍得当,不丢不顶,力来化力,劲来化劲,舍我从人,引进落空,所谓大者无形,智者若愚。

    其实佛陀在世又何尝不是一个太极高手呢?你们看他身边的随众弟子哪有下根劣器之人?佛陀虽有度尽众生的愿力,但其下手之处确是实实在在的,有缘者度,有根者度,有信者度。

    所以传法师很重要,要亲证实相为基础,还要有为师之道与善观根性的能力,更要有万法变通随方设教,因材施教的圆通!

    不通之人,自己智慧还未练达,却贪于功德,瞎做瞎为揠苗助长,本来还算有根的苗,却叫你这粗暴无知的一拔,整株死透,性苗命根彻底毁透,这样的教化到底是功不唐捐还是画地为牢呢?

    所以纵观佛门,善知识如满天繁星,而真得教者凤毛麟角,反之亦然,学教者如满天繁星,而真善知识却凤毛麟角。所以佛教造就了无数的不通者,怪病者,放之世间活不了,出离世间也是死路一条。真是悲哀!

    佛道的悲情并非教主释迦牟尼佛过,他也在两千年以前早就预料到了,时世势运因果循环谁又能阻挡呢?所以《楞严经》里所揭示的种种外道中“自然之道”的外道,和佛教徒所理解的东方本土“道家之道法自然”到底是不是一回事?

    所谓道法自然,要经过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”的证悟过程,这都是切切实实的功夫。道法自然是大道不可说不可说的妙用无穷,虽然妙有无穷但都要归于空性不着一物。

    虽四大是空,虚空是空,但不执空见,空中见色,见色亦空,色中见空,见空亦色,是为道法。自然之道不可为不可说,因果是自然之道,轮回是自然之道,乃至三途六道,四生九有皆自然之道,虽是作为而成,但一切业力使然,业力所造的一切心物此世界它世界,此种造作的结果皆是自然的道理。

    佛教本贵无争,然而宗派的林立,各祖依止的不同经典倒使得宗派之间教徒之间相互倾轧数落。佛门内部如此,对外更是如此,使得自己的三宝变成了绝对的真理,而与佛无关的都是外道,都瞧不起。

    东方的道思想以老子为大集成,观其经典,五千字总括大道,包罗万象。字字句句都透出无限的智慧,老子所述五千言,读之生生世世也没有尽头,修之生生世世也没有尽头,何者?

    因大道本无尽头,但观其字句,说理论道,皆点到为止,从不讲透,暗藏玄机,又不见内外、难度、大小、高低、深厚亦难见往来痕迹。雁过无声,老子是有意为之吗?不见得,又无意所为?又不见得。功用是无为的,然而却有无边无际

    的妙有妙用。字里行间无不隐藏着琢磨不透,古人有天机不可泄露的智慧,为什么?

    因为法不应时,时不应法,法不当机,法不应人,法不应缘……

    这两位大佬论道,谢宝树在一旁根本就听不懂,只能提着刀,想把景宁给就出来。

    这时,蛰龙寺的化龙池中,有一真龙身影,从中跃出,对着韦陀菩萨仰天嘶吼。原来趁着他们论道的时间,景宁自己跑出来。

    她很愤怒,跟谢宝树对是一样。

    这事没完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